close
這兩天,不斷地在碰觸死亡的議題。昨天接到澳洲語言學校認識的同學意外身亡的消息,今天,則是參加了一場不曾謀面的長輩的告別式。

這位長輩,我應該稱呼嬸婆,是外公的么弟的太太,這樣的場合,一般都是父母輩參加,我們家,從父母過世後,則是大哥代表,今天大哥有事,才由我前去弔唸。前幾天已經和兩位雙胞胎阿姨約好,今天由我開著車過去接她們,再一同前往。

從小到大,所參加過的告別式,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五場:第一次,是年紀還很小的時候,那是外婆的喪禮。當時,所有的阿姨舅舅、表哥表姊們,待在位在新竹浸水庄鄉下的外婆家,為外婆守靈,大夥兒在屋前廣場上就著鋪設的草蓆睡覺,小孩子們,全然不懂親人逝去的傷痛,反倒開心能離開家裡到外婆家過夜玩耍。浸水庄鄉下的外婆家,充滿著我童年時的快樂回憶,雖然和外婆相處的時間並不長,但是,她老人家慈祥、善良和疼愛孫子的印象,牢牢刻印在我的心中。

第二次的告別式,是在我國中二年級的時候,一位同班同學罹患鼻咽癌過世。全班同學,在導師的帶領下,一起到了那位同學的家裡,當時,對於死亡這件事還懵懵懂懂的我,看著同學靈堂前,帶著青澀微笑的遺照,拿著香鞠躬的同時,心理則是充滿著更多關於死亡後世界的好奇與不理解,我不懂,不久前還一起上課的同學,何以變成遺照上的她,而站在她靈堂前的我,彼此之間的世界,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?也在那時候,我才第一次感受到,原來,死亡不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,我們,才14歲的年輕生命,也可能面臨到。

第三次的告別式,是我的父親,在我高中一年級、姐姐的大兒子勛勛滿月沒多久後。

第四次的告別式,則是我的母親,在雙禧年2000年。時間過得很快,到今年年底,母親離開我們都快七年了,七年,時間過得真快……

第五次印象深刻的告別式,就是今天嬸婆的這一次。印象深刻的原因,一則,和嬸婆素未謀面,其實,不用說是嬸婆了,告別式的現場,除了兩位雙胞胎阿姨和與母親長相最相似的大舅舅以外,我一個人也不認得。自從父母過世後,每每到了親戚的婚喪喜慶,我們多少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,席間的長輩,認識的真的很少,常常需要二伯父母(爸爸那一方)或著大阿姨(媽媽這一方)幫忙介紹,也還好有他們的關照,才不會感到尷尬。然而,往往在這樣的場合,無論多麼的歡樂,也總是會勾起我們淡淡的憂傷,對於永遠不能再擁有的失去,感到遺憾。

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原因,是出於對傳統喪禮儀式流程的好奇。雖然經歷過父母的喪禮,事實上,卻對喪禮儀式不太有概念,無論是父親或者母親的哪一次,都像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長輩們說什麼,我們就跟著做什麼,兩段過程,都像是在執行任務,有的時候,太過於認真,一時之間,甚至還無法靜下心來,真正沉浸自己於喪親的傷痛。只有偶而,因為整理父母的衣物或者聞到其用品上熟悉的味道,會一下子觸動內心的情感,大哭一場。然而,最多數的眼淚,則是在他們離開之後多年直到現在,慢慢地,一點一點的,流出。

很多人會忌諱參加喪禮,甚至,偶兒路過遇上都感到不安。以前,因為被灌輸這樣的觀念,我也會害怕喪禮和送葬隊伍。然而,現在,不會了。其實,如果能換個立場試想,那是你的親人朋友的最後的派對,那麼,何來恐懼與不安呢?有生必有死,這是自然的定律,願我們不但是開心的迎接生命,更能以祝福的心情,歡送生命。緣分雖不在我,盡力珍惜已足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ng 的頭像
    Jeng

    Jeng的部落格

    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