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最近每天都到新竹的十八尖山走路,很久沒去了,上個禮拜生理期結束之後,突然有個好強的念頭想去十八尖山,想去親近大自然,呼吸一下樹林的空氣,我想,大概是去澳洲以後產生的影響,現在,每隔一段時間,身心就會升起渴望接觸大自然的想望,是個很棒的〝後遺症〞。
昨天在山上,瞪著一顆樹看了很久,突然,注意到一件事,就是ㄋ,依著樹枝粗細長短的不同,其上生長出來的葉子數量也不同,儘管再細的樹枝,都有適當的葉子數安穩的生長著,不會過多或過少;即使有的樹枝乾枯,也不會影響在它旁邊的樹枝的自我展現,如此的平衡與恰當,那樣的全然的自發、與自然而然的生氣,讓我感覺很奇妙與讚嘆。
一個我很喜歡有關生命的意義的比喻,說到:如同一朵花,不管旁人在不在意、是否關注到她,她仍舊自在的傾注全力的綻放,綻放之後,接著枯萎,最後凋謝,這樣的過程,沒有一點猶豫,沒有絲毫遺憾,不會因為旁人的關係而有所不同,花兒雖然沒有思想,但是,關於「做自己」這件事,她已充分詮釋。從聽過這段描述之後,每當經過花叢時,我都會停下腳步去觀賞正在綻放的花朵;又比如昨天看到的樹所引發的感想,關於大自然的奧秘與不可思議,還有好多好多,值得人細細地發掘與品味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