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久沒寫日記了,人果真很容易變得懶散呀。
3/20回到台灣,很快的,今天已經是4/12了。這期間和朋友聚會,聊彼此的近況、和家人相處,享受親情時光、慢慢的陸續整理在澳洲一年的照片和心情、 更狠狠的善用台灣的健保資源---給醫生看。另外,也在3/29線上申請了第二年簽證,4/4到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照胸部X光片,4/10簽證居然就下來了,澳洲移民局的效率之高,嚇了我一大跳。
好久沒寫日記了,人果真很容易變得懶散呀。
3/20回到台灣,很快的,今天已經是4/12了。這期間和朋友聚會,聊彼此的近況、和家人相處,享受親情時光、慢慢的陸續整理在澳洲一年的照片和心情、 更狠狠的善用台灣的健保資源---給醫生看。另外,也在3/29線上申請了第二年簽證,4/4到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照胸部X光片,4/10簽證居然就下來了,澳洲移民局的效率之高,嚇了我一大跳。
2/28一早從塔斯馬尼亞飛到雪梨。今天是來到雪梨的第四天。終於看到夢寐以求的雪梨歌劇院,還參加了內部的導覽遊,雖然要澳幣20多塊,但是還蠻值得的,不過,如果有機會坐在裡面聽場音樂會或著看場歌劇表演,應該會更棒。今天則是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,遊行從晚上7點半開始直到半夜,好期待,屆時再把圖片傳上來與大家分享喲。
2/10從葡萄園農場回到墨爾本了。
這次待的農場和之前兩次的經驗非常不同,1/7~2/10一個月多的期間,實際工作時間大概只有一半,其他的時間都在休息的狀態。住在果園旁的房子裡面,有兩位溫順到不可思議地步的日本女生,三位超好心的馬來西亞人,2~4位讓我對印度人改觀的印度男孩。加上農場義大利裔主人一家三代,讓我第一次居然會有捨不得離開農場工作的特殊感覺。在這裡的時間,除了工作以外,因為沒有多餘的物質設備,一開始擔心生活會很悶,然而實際情形卻截然不同。煮飯、一起吃飯、看書、看日劇、看每天不同變化的夕陽、晚上搬張椅子坐在葡萄園中看流星(最高紀錄一個晚上居然看見15顆流星,遠超過長那麼大以來看過的總數哩!)、甚至很多時候只是坐在前廊望著葡萄樹發呆,簡單淳樸,所有人像一家人般相處的融洽氣氛,讓我印象如此深刻,直到現在,即使已經回到我一直喜愛的墨爾本這麼多天了,常常還是很懷念和捨不得那段日子。
1/7星期天,即將出發到位於墨爾本北邊6小時車距的Robinvale葡萄園工作,如果一切順利,應該會待到二月底,那時候將可以集滿3個月的農場工作時間。在那之後,預定直接到雪梨參加同性戀遊行,在雪梨待幾天看一看這個澳洲第一大城市。再之後ㄋ,如果預算許可,也許會到Tasmania旅遊,然後,回墨爾本整理所有的行李,準備搭飛機回想念許久的台灣。時間過得很快,這樣下來,我將已經在澳洲一年了呀……
12/30上午8點坐灰狗巴士從Gatton出發,到達墨爾本是隔天早上7點多,整整快24小時,是個很特別的經驗。到了Susan的住處,因為生理期剛好報到整個人沒力,先去睡了一覺,大概5點多從住處搭電車與Susan和Henryk一起到Crown吃晚餐,今天的電車從3點過後是免費搭乘。今天晚上吃buffet,這家位於Crown裡的餐廳,平日的價格是21元,今天是新年夜,8點半以後是58元,本來我希望自己出錢,但是Susan堅持不讓我花錢,很不好意思。Buffet的東西還蠻不錯的,只是如果以價格來說,還是比台灣遜,台灣真的是美食天堂。而我因為生理期的關係,並沒有吃很多,感覺有點浪費錢了,對Henryk真不好意思說。
原先還沒到澳洲之前,曾經幻想著要如何度過在南半球,時值盛夏的夏日聖誕節,那時候還跟朋友半約定的說,屆時大家一起在澳洲度過這個節日,感受流著汗水,異於北半球習慣的銀色聖誕。終於,在來到澳洲8個多月後,我的確在澳洲度過第一個在外國的聖誕節,但是,卻是平靜到極點,完全出乎想像外的聖誕節。
因為想延簽的關係,從12月初來到Gatton的果園工作。Gatton是個小鎮,整個鎮的商店集中在名叫Railway Rd.上,這條路,大概不到15分鐘就可以逛完。當確定自己會在這個鎮上過聖誕節時,我已經有心理準備今年應該會是一個很沒驚奇的聖誕了。雖然如此,我總希望還是能感受到一些聖誕氣息,所以,聖誕夜,我找到報紙上看到的教堂,參加了生平的低一次聖誕彌撒。
透過Jill的韓國朋友Rumi的介紹,12/4~12/30期間,我在位於Brisbane西方,坐灰狗巴士約1個半小時可到達,一個叫Gatton的農場工作。這次大多數的時間是在番茄果園,偶而也會到蔥農場。工作時間一般是凌晨4點鐘到下午2點左右。摘番茄很簡單,就是將樹上除了綠色的番茄以外,其他顏色的番茄摘下來,但是番茄頭有綠色的不行,另外表面有標記不漂亮的也不要,摘下之後去蒂即可,按重量計酬,一公斤稅後是0.74元。蔥呢,則是先將蔥從地上拔起,去掉泥土,清掉黃色葉子,然後約10來枝捆成一把,每40把裝一個塑膠框,每框稅後6.8元
這一次的工作比上一次在桃子園感覺輕鬆一些,摘番茄時,一般是坐著或蹲著,整天工作下來身體比較容易酸痛,尤其是前手臂、肩膀和後背,相較之下,拔蔥就輕鬆一些,但是,我比較喜歡到番茄園工作,因為在番茄園,一天大概可以有4~50塊的工資,如果是拔蔥,則有時候30元不到,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,其實以農場工作來說它們的薪資都算低,有時候都覺得自己好像在做義工,沒辦法,我的動作就是慢,加上聽說這個番茄園的番茄不夠多和大,所以同樣的時間和動作,能摘到的番茄量自然少。
原先預計11/21到12/10二十天的紐西蘭旅遊,因為後來有些不同的考量和整個人的身心狀態不是很ok的關係,我提前在11/30飛回澳洲布里斯本,之後緊接著到農場工作。在紐西蘭約10天期間,遊玩了北島的部分,南島則保留到未來再找機會完成。
2006.11.14 到布理斯本
今天早上4點起床,梳洗、打包行李之後,和Susan搭5:11的電車,與張蕾會合,一起前往Southern Cross Statuon,轉搭sunbus到位於Geelong的Avalon機場搭乘Jetstar八點往布里斯本的飛機。檢查隨身物品時,我忘記尖銳物必須隨行李託運,不能帶上飛機,機器一掃描之下,才發現食物袋裡面蕙所送的餐具,機場人員拿起筷子和叉子去詢問同事之後,沒收叉子。等著要登機時,三人興起拍起照來,後來機場人員又走過來表示依規定不能拍攝檢查台,要我將照片展示給她看,如果有拍到的話,必須刪除,還好所有的照片沒有一張有拍到,機場人員也笑笑的說謝謝之後離開了。
10/31~11/7
桃樹調果的工作到11/4整個結束了,原先boss預期後續應該接續的picking工作,因為農場老闆Don不滿意我們group的工作成果,已經發給別的contractor;至於packing,暫時給4個工作缺(包含boss則是5個),說是試做2~3天之後,再談是否增加人力。boss說,Don要求做packing的人至少要能工作2個月以上,而我下禮拜就要離開,所以沒辦法讓我做。我詢問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工作機會,讓我可以盡量多工作幾天,他說,目前他所接洽的工作,都希望找長期的人力;換言之,就是沒有。因為我真的很好奇packing的工作內容,我主動提議讓我到factory工作一天,但是不用付我薪水。他答應了。所以星期三我會到工廠去實際看看那邊的作業狀況。
10/23~24 割生菜
10/23星期一,乘坐10:15分的V-line從Melbourne的Southern Cross Station出發前往位在Swan Hill的農場。
距離上一次寫日記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了,這一個月期間發生了好多事情,且聽我慢慢道來,不過,故事很長,真的很長,也許你可以先倒好一杯水,找個舒服的坐姿,然後,再開始聽我敘說…
最近正在看一部叫「熟女真命苦」的日劇,女主角筱原涼子在劇中對於生日有非常貼切的形容,她說:過了30歲之後,你會希望生日時安靜的一個人度過,但在此同時,卻又希望有人能陪你為你慶祝。看似非常矛盾的心情,但是倒是很符合我今年的寫照。
第六天7/1 4(五)
經過前幾天的經歷,今天一早當我坐在backpackers泳池邊,一邊聽著ipod,一邊吃著酥軟的果醬吐司、喝著熱咖啡時,心理的滿足感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;平日可能感覺極其平常的習慣,原來也能產生如此不平常的感受呀!
第二天7/10(一)
早上6點半出發,今天的行程是持續開車,計劃下午到達阿得雷德停留3~4個小時,休息逛逛兼採買之後,晚上跟著灰狗巴士的車開夜車前往Uluru。
今天接近下班前的兩個多小時左右,當我正在做清潔工作時,一時大意,右手不小心被一塊金屬板給燙傷了。燙傷的當下並沒有意識到是燙傷,直覺大概又像平常一樣,只是鐵板太熱手指一下子受不了罷了,直到放下鐵板要將手移到水龍頭下用冷水沖時,才看到所戴的透明塑膠手套,除了小指外的四個手指頭部位全都被熱給熔破了。後來在回家的路上,仔細一看才發現,拇指到無名指的指頭都起水泡,小指則是在背面的地方起水泡。這好像是我長那麼大以來第一次燙傷吧,原來,燙傷是那麼痛啊。當我後來繼續工作的時候,有好幾度痛的感覺是從手指延伸到前臂,不幸的是,因為我們店裡是賣油膩的麵食,清潔時大多都會用熱水好幫助去油,這時候我的手就會更不舒服。之後我只好全程都戴著防水的那種厚塑膠手套工作直到下班。
到澳洲紅土中心(Central Australia)一遊,是我來澳洲兩個目的中的一個,當時在台灣時心裡還盤算著,如果有機會,我希望能自己開車去玩,而不是跟旅行團。因此,當我在背包客棧網頁上看到主辦人James post的『Alice Spring 10 days開車自助行』徵求有開車經驗男生同遊的訊息時,你可想而知我有多興奮了。之後我趕緊打電話給當我在台灣時,和他僅僅於msn聊過一次之緣的James,我強烈表達雖然自己不是男生,但是有很多年的開車經驗,而且熱愛開車,但是還沒在澳洲上路就是了,James聽過之後不但答應,而且還說沒上過路沒關係,其實在澳洲開車很簡單的,放心放心。所以,就這樣,我和一群同樣來自台灣,包含13位拿打工簽證、一位學生簽證和一位旅遊簽證的陌生人(裡面我最『熟』的就是James先生了),總共14女2男,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開著租來的3部8人座休旅車,往世界聞名的澳洲紅土中心出發了。
這禮拜一開始正式上班了,地點仍舊是之前位於墨爾本大學內的noodle bar。雖然之前因為中文環境和薪水的因素考慮過要換工作,然而,到Alice Spring玩過10天回來之後,決定還是保守一些,有工作做就先做,先賺點生活費,因為這趟旅行花了將近800元澳幣,費用還是請妹妹從台灣匯錢過來的,所以ㄋ,如果再不趕緊工作開源,恐怕不用多久我就得打包行李回台灣去了;另外ㄋ,則也希望能進一步的存點下一次旅行的旅費。
透過同樣來自台灣持打工簽證的新朋友Rebecca,我才知道,原來在市區有一個好棒的地方可以免費上英文課。這個地方位於Presbyterian Assembly Hall, 156 Collin Street,屬於教堂機構。從週一到週五,每天上午10:00~12:30及下午13:30~15:30(星期三沒有下午的課),每個時段通常都有兩個班級,每個班級上課內容依照不同老師準備的教材而異,大致上是著重在speaking和listening;因為是教堂組織,所以每堂課的最後20分鐘會講解聖經。老師會帶著同學讀一小段聖經,然後加以解釋含意。原先我很擔心這個部份會很無趣,但是後來發現其實還蠻有意思的。當然,我是不會像我妹妹開玩笑說的:可別上著上著就轉變自己的宗教信仰去了?不過,我倒是深刻感受不同宗教其背後最終都是教人為善,本質上其實是很相近的。另外ㄋ,也可以藉這樣的機會,稍微了解天主教、基督教的些許教義,畢竟他們也是目前世界上的大宗教,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,是吧。
上星期日Melissa開車載著我沿著墨爾本海岸線半日遊,所看到的景物和自己搭火車或電車所能看到的蠻不一樣的。先前我曾經到過有名的St. Kilda Beach,大家都說這地方很美,可是我卻覺得還好。直到星期天Melissa沿著海岸線開,我才真的有機會看到墨爾本美麗的海岸線景色,事實上,倒也讓我聯想到台南的黃金海岸,只不過周邊的建築物截然不同就是了。其中,在St. Kilda除了有名的Fitzroy Street之外 ,我才知道,原來旁邊一條叫做Acland Street的街更有意思,上面有很多特色商店、蛋糕咖啡店,我在這裡享用了來墨爾本後的第一塊起司蛋糕,味道真不錯。晚上正在Fish&Chip shop買晚餐時,Melissa的媽媽來電要我們繞過去拿義大利麵回家,後來就直接在她媽媽家吃剛買的晚餐。